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四川荣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,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核心,突出“大党建、大发展、大服务”,着力健全园区组织体系、职责体系、人才体系,不断激发抓党建促发展“活力”、凝聚拼经济搞建设“合力”、锻造服务园区发展“主力”,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建强组织体系,激发抓党建促发展“活力”。一是打通组织“干线”。坚持大抓项目工作导向,成立以书记、县长为双指挥长的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指挥部,在全县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综合协调、资金保障、征地拆迁、产业招商、规划建设5个工作组,按周调度、按旬通报、按月考核项目推进进度,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涉及的规划建设、征地拆迁、要素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,高位推动项目早落地、早开工、早建成、早投用。二是激活红色“细胞”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、抓好党建促发展,在经开区和区内规上企业创新开展“领航型、效能型、专业型、卓越型、活力型”五型党组织和模范党员创建活动,选树产业一线、科研一线优秀基层党组织4个、优秀党员18名。着力“决战三季度、大干九十天”,组建规划建设、征地拆迁及维稳、产业招商3支党员突击队,把支部建在项目上,让党旗飘在工地上,高效推进南区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、北区提质增效再深化。
优化职责体系,凝聚拼经济搞建设“合力”。一是“瘦身健体”,做深“主业”。剥离社会治理、民生服务职能,强化经济管理、投资服务职能,授权经开区统筹协调投资促进局、科技经信局的工作,让经开区不被繁锁的事务缠身,全力以赴推进经开区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、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等,提质扩容园区承载能力。二是赋权提能,做优“融合”。印发《关于明确四川荣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托管街道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赋予经开区对两个街道的统一指挥调度权、干部任免建议权,健全街道办事处“日常工作定期报告、重大事项及时报告”制度,推动经开区和两个街道目标高度契合、力量全面整合、工作深度融合。三是政企联动,做实“项目”。按照合理分工、政企联动原则,创新管委会“派单”,运营企业“配餐”,市场化融资26.7亿元,加快推进市政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厂房建设。创新“一项目一专员、一流程、一闭环审批图”,为入驻企业、落地项目配备政务服务和事务代办“红色管家”,“一对一”领办项目审批手续、代办及水、电、气、网开通等事务,以保姆式贴心服务加速项目落地、助力企业发展。
完善人才体系,锻造服务园区发展“主力”。一是优化编制资源配置,确保“岗得其人”。核定经开区行政编制21名、事业编制16名,2个街道行政编制38名、事业编制42名,国企用工33名,通过“引进+遴选+特聘”等,引进金融、法务等领域高端人才3名,遴选懂经济、会招商专业干部2名,特聘职业经理人2名,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。二是创新人员岗位管理,确保“人适其岗”。打破行政、事业、企业的界限,坚持因事择人、人事相宜,综合研判人员年龄、学历、专业、特长与岗位适配度,将管委会、综合服务中心和国有公司的人员组成“混成编队”,并建立竞争上岗和考核淘汰机制,真正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。三是坚持实干实绩导向,确保“人尽其才”。健全优者奖、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工作机制,用工作实绩调整岗位职级、确定岗位系数,按“岗位系数+部门系数+特殊贡献系数”确定绩效,充分体现岗位职责、工作业绩、实绩贡献,让想干事、会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、不出事的干部干事有舞台、发展有空间。
体制顺、机制活,则产业聚、事业兴。今年1-8月,荣县经开区平场工业用地300余亩,储备工业熟地1016.13亩,建设标准化厂房77000平方米,新签约项目6个、金额6.8亿元,落地建设回归畜牧、繁花等7个项目,园区内处处是塔吊林立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。(吴文根)
上一篇 : 价格暴涨4000%!供不应求!曾经的“边角料”彻底火了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